查看原文
其他

在人生的征途上,你需要有勇气纵身一跳

饺子 十月文艺 2022-06-21

在德国女作家达尼艾拉·克里恩的小说《纵身一跳》里,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五个中年女人身上,将听到她们说:生活是一片薄雾茫茫的旷野,没有一条清晰笔直的路,供你一直走下去。

她们是鄙视男人的女人,是离家出轨的女人,是接受非伴侣式性关系的女人,也是被生育、性别、年龄禁锢的女人,被人之为人的欲望和限制包裹的女人。她们有自由的意志、能力、条件,但她们没有创造出独立女性的神话。

 

或执意独身,或反复坠入,或要爱,或要性,要热情的理解,要冷淡的共处,要爽快的分割,要粘稠的撕扯……欲望瞬息万变,你找不到一种轻飘飘的自由。





我们倦于束缚

又渴望连接


如果去翻评论,我们会毫不意外地发现,五个主角中,许多人最羡慕尤蒂特——职业是医生,有私人诊所。年龄不到四十,始终单身,需要男人但绝不沉迷于长期关系,因为“她早晚都会鄙视他”。时间都放在工作上,精力都放在锻造自我上。完美的现代独立女性样本,无数人为之努力的自由状态。

 

这是尤蒂特人生的A面。她的B面是,在交友配对网站的一个个ID间徘徊,不断更换性伴侣,直到性这件事再也没什么特别。一切总是从零开始,然后迅速结束。没有束缚,也没有心动、期待、慰藉。年龄在上升,寻找的快乐在递减,她不想再“单独过自己的下一个生日”。

 

像是一个完成度只有90%的爽文,尤蒂特的人生卡住了。不是因为社会的压力,他人的凝视,也不是出于繁衍的本能,将来的打算。小说《纵身一跳》不想讲这些老生常谈。


小说更想说的是,我们的理智或许比想象中有限。一个人会坚决拒绝和另一个人一起生活,拒绝他脱了鞋躺在自己的沙发上,也会无法拒绝来自另一个人的注视、拥抱、虚弱之际的陪伴。讨厌束缚是真的,内心荒芜也是真的。而这些荒芜不因运动、购物、工作自然蒸发,只会顺着缝隙四处延伸。 



在以独立自治为傲的人眼里,尤蒂特拥有金子般珍贵的生活。但正如作者所说,这些“并不是每个人唯一的利益。也有人更喜欢稳定的关系、安全和最低限度的财富,而不是无限的自由。

 

于是在另外四个章节中我们看到,主角们想离婚又不离,想出逃又返回。讨厌长不大的丈夫也好,因为对父母感到绝望所以要建立自己的家庭也好,在自成闭环的两性关系中,她们感受到了巢穴般的安全。

 

这些关系是囚笼,也是桃花源。柏林墙倒塌后,她们的人生有了新可能,世界对她们敞开了。传统的声音渐渐变弱。不变的是,她们始终需要同类的气息,期待着回应、安抚和依恋。

 

哪怕这其中不一定有让人心动神摇的浪漫。小说中写到两人相处,也总是吃饭、睡觉、散步、争吵……但就是在这些日复一日的没有意外发生的程序中,她们抓到了一点点确定和满足,不再觉得漂浮。




可以逃离的婚姻

无法逃离的生活


除了主动不婚的女性,《纵身一跳》的主角更多的还是进入婚姻又出走的女性。在享受甜蜜也遇到厌倦之后,她们接受了爱的消失和破碎。

 

就像微博热搜上女明星们潇洒简短的宣言要传递的一样,如今我们似乎越来越坚信,这种拔出泥潭的举动意味着胜利,意味着风险系数的降低。一段关系的结束一定领着人奔向新的自由。

 

但小说作者下笔远没有这么爽快。“自由始终只是一种虚假的东西,受时间限制。” 人或许不会两次踏入婚姻这条河流。但生活的支流那么多,你还没反应过来,就陷入另一处泥潭。

 

正如布里达在和丈夫的关系中,起初也得到过馈赠。在爱与激情编织成的婚姻里,有过许多面对世界的信心,迎来了自己创作事业的高峰。但生活在流动着,变化着,她周围的东西越来越多,想要兼顾的也越来越多:“孩子、艺术、文化、朋友、男人、性、读书时间、无所事事和即兴逃避”……

 

一切都要占据精力。皮肤上的褶皱、脸上熬夜的痕迹、头发和信心的减损却没人可以感同身受。她开始向外寻找出路,分居,离婚。她以为结束一段关系会带来质变。


 

但结果是,她的创作依旧停滞,而她必须继续奋进并以此为生。她还有两个女儿,给她难以割舍的快乐也给她巨大的恐惧。她的疲倦还是没有消解,想要的还是没能完全拥有,拥有的还是不敌流失的。


要如何回避如影随形的个人危机呢?那些自我实现的欲望,渐渐沉重的责任,人际间的得与失,变老的身与心,能力与运气的衰退……生活的边界太广,婚姻中细碎的疲倦和痛苦相形见绌。

 

小说给进入婚姻的主角全都安排了离婚的情节。她们的婚姻危机结束了,但她们无法消化丧亲的遗憾,无法走出家门又毫无耻感,无法带着三个父亲各不相同的孩子,同时兼顾起上升的事业。她们走出了婚姻,但她们没有成为又飒又酷的大女人。

 

她们是书商、演员、作家、小提琴家,受过教育也能创造,有自我意识也有从婚姻中脱身的能力。但比起婚姻的征途,生活的摧折依然要绵长得太多。而人又无法像终止一段婚姻一样,终止他的生活。

 



生活一片泥泞

还是要纵身一跳


如果不能创造出独立女性的神话,五个中年女人的生活又有什么好看呢?

 

对一些人来说,小说《纵身一跳》多少显得太不干脆。年轻的时候充满激情地进入婚姻或者选择不婚,随后是中年离异、子女缠身、夜里失眠又痛哭、努力但依然不知前路。

 

到了四十左右的年纪,早已摸清婚恋的规则,知道许多生活中的事情大概率会成烂摊子,但还是会让男人闯进生活,还是会为他们流泪。面对亲密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,侵占与排斥,承担着巨大的情绪风险,同时死不放弃地博弈着更多的爱和关注。

 

在女性意识越来越觉醒的今天,我们已经很难理解付出如此大的代价,结果要换来如此多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。情感上的满足当然有它的快乐,但这些快乐似乎并不足以和痛苦互相抵消。于是,为了回避伤害,我们拒绝进入关系中。即使进入,也依然警惕着,防卫着,害怕得不偿失,赚不过赔,期待着费力最小但收获不菲。



小说中的女人不知道这些计算吗?每一段关系走到尽头,都是筛选考量后的选择。只是,和被生活磨损得早已放弃期待的人不同,她们接受了其中的治愈,也接受其中的伤害。因为“这个人们称之为命运的东西,除了是她的一个个决定之外,不是什么别的东西。”

 

她们接受所有选择带来的代价。她们需要和人贴近,也想被人需要。索性把心缝缝补补,就开始下一场奔赴。如有必要,一次又一次。


这当然不是一本快乐的书。可也不是含泪的,至少还有点乐观。在结尾处,布里达终于告别了三角关系,准备写一个有着幸福的开端和结局的故事。独自过完圣诞节的尤蒂特,在布里达的新书会上,再次遇到了那个交友网站上匹配度超高的、但也抛弃过自己的男人。她们开始了新的恋爱,新的心碎,新的和他人共居的生活。



小说《纵身一跳》不想讲世俗意义上的好女人,也不想讲新时代标准下的好女人。这里只有生活在日常的框架下、用尽全力探索自己、与自我周旋的女人。她们走自己能走的路,愿意走的路。至于正确的路,唯一的路,她们并不在乎。

 

拒绝婚姻当然没什么大不了。正如书中所写,这件事的确磨人。但选择感情也并不意味着软弱,做不成甩掉感情从此进化飞升的独立女性,更加平常。

 

重要的是,在人生的征途上,你不要怯懦,不要怕沾上泥泞。不管是二十岁,三十岁,还是四十岁,你都还能有纵身一跳的勇气。



《纵身一跳》

者:[德]达尼艾拉·克里恩

译者:李士勋

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

2022年2月出版


宝拉、尤蒂特、布里达、玛丽卡和乔琳德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边境长大,她们之间或是朋友,或是情敌,或是姐妹,彼此的故事既独立又相互关联。妻子、女儿、母亲给了她们身份和压力,对爱和独立自我的渴望让她们面临并必须面对困境。她们用各自的遭遇告诉我们,人生就是在钢丝线上艰难行走,要随时提防从高处跌落的危险。忍受过噩梦一次次的撕咬后,她们能否找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呢?

插图:《欲望都市》《婚姻故事》《革命之路》

排版:小豆

| 往期精选 |

《叶广芩文集》那些明明灭灭的故事,曾隐于历史的深处

文艺联合书单4月榜单

专访 | 滕肖澜谈《心居》:每个上海人都在寻心而居

徐则臣|遗失的家园、沉沦的人性、失落的古典

风暴眼的沉默—张惠雯笔下女性的家庭角色断裂与情感置换

▽ 点击【阅读原文】跳转购买图书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